再碰面丰田LC76是在一位长辈家里,退休之后,老人家又购入一台丰田LC76作为代步车。我并不明白他这样做的原因,就算拿不动充电枪,一台朗逸足以完成代步的使命。大爷不语,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膀,唯一给我提的要求就是让我穿西装去试驾。我更不明白了,但还是恭敬的接过了车钥匙。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说起来丰田LC76从诞生以来换代屈指可数,甚至在国外出现初期款和24款一起干活的场面。我和丰田LC76的缘分很深,小时候我就在家父单位的丰田LC76引擎盖上爬上爬下,工作后评测的第一款硬派SUV就是它。

澳洲版ARB套件拉满的LC76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国六排放等因素,国内平行进口的车辆并不是完全体。真正的完全体除了大排量发动机之外,还有ARB套件加持。国内版的ARB套件就得自行加装,还得费心了解本地备案的规定,实在是有些麻烦。顺便说句,上图的车是高配版,所以灯光变成LED,低配版本还是卤素光源,整体大灯造型和新普拉多风格相似。
和老款车型相比,最明显的外观变动则是转向灯,从旗子形状变成了梯形的,灯腔也有所缩小。引擎盖则增加了两个凸起来彰显力量感,其实这个设计在日系越野车上用的不多,反倒是欧美市场用的较多。上市的时候我就调侃过它的雾灯设计,看起来更像是把一个硬币当模具划了一圈,就交稿定型量产了。

前轮拱的力量感和后面变化不大的车身并不协调,虽然设计师用腰线和原厂拉花在尽力补救了。不过我还得说句,取消镀铬条的设计恐怕让很多大哥不太高兴。顾及到价格因素,平行进口版本汽车没有用最低配的铁轮毂,只可惜引进版本没有复古的镀铬轮毂。很多人都提到了它的车宽,这确实是比飞度大不了多少的,主要是因为在海外道路宽度因素导致的。


尾门相比老款变动不大,只是尾灯被挪到了后保险杠上面。我要到了一份没有加装外挂式备胎包的车型图。右侧尾门的四个铆钉处就是原厂备胎的固定位,值得庆幸的是作为新车可以使用遥控钥匙解锁车辆了,这是可喜可贺的一件事。不过,LC76尾门没有什么电子助力,加上金属备胎架和全尺寸备胎那分量确实不轻。我并不建议女孩子和老人选装这个配件,或者说自己准备好电动工具就可以省点心了。
终于迈入其他车的上一代了

很多人恐怕不相信,但是对于丰田LC76来说,真的是有很多第一次。
第一次原厂加入自动挡车型,第一次有了电升降车窗,第一次有了倒车视频影像。有很多人可能不理解,2017年那款自动挡车型其实是澳洲改装厂的作品,上牌的时候和街上的洒水车一样,手续用的是改装厂的合格证。终于在高配车型有了后视镜电动折叠和调节功能,后视镜加热功能也有。至于方向盘加热和座椅加热功能,在国内最爱引进的中东版车型上面是没有的。一般港口引进的仪表盘仍是古早的机械仪表,只是油量表、电量表、水温表的位置做了微调。高配车型有液晶仪表盘,但是价格偏高和等车周期较长,很多平行进口企业就选择了忽视。新款LC76有了一个不太舒服的塑料扶手箱,容积还不错,总比没有强。

不同地区低配版配置不一样,发达市场的版本就有倒车视频影像。
很多老车主看到这恐怕对丰田的成本控制会心一笑,分动杆和空调出风口还是老款,这供应商都能躺赢。冷暖空调面板样式做了微调,但是还是拨片式。在主驾侧还加入了2个Type-C供电,算是这辆车的现代化改进。这辆车的硬伤是分动杆长度不够高,右舵车驾驶员还好,但是自动挡这个挡杆有点高,在左舵车上面切换分时四驱就得很费劲。同理,挡杆左侧的储物格对于左舵车驾驶人很方便,对右舵车驾驶员不是一般的坑。至于车机方面,十年前那丰田车机什么样,这玩意就什么样,不要有太多幻想。不如祈祷今天买的冰镇柠檬茶能有再来一瓶,这个说不定真的可以有。
工具车属性拉满

不愧是中东平行进口过来的车,这空调制冷效率挺威武,甚至比一些新能源车还快。我试驾的车型算是高配,有电控座椅调节,不过从功能和舒适度方面都和竞品有相当大的差距。一句话概括就是解决有无问题,这个皮质座椅更是如此。当然,空间对于我这种1.81cm的人都没问题,大部分人也就挺合适。多媒体层面就不要谈什么音质了,喇叭没杂音就算谢天谢地了。后排能享受的也就有个水杯支架,还是平行进口车商后期加装的。

打开车门我不禁想开喷,这么贵的车居然没有尾门限位器,简直和厢货如出一辙。但我查了下资料,这玩意在海外还就是个工具车。LC76后排支持放倒,拉50kg的三元复合肥可以装八袋。其实只要心够狠,第二排还可以装一些。不过以大爷现在的状况来说,更多是拉着玩具车含饴弄孙或者和老哥们一起出去钓鱼烤串。
越野才是它的天下

现在的越野车比起大爷年轻的时候,有了长足的进步。不用手摇玻璃,也不用下车钻底盘才能切换四驱。自动挡的加入一定程度减轻了驾驶员的负担,但是指望它和普通家用车那么平顺就大错特错了。低扭强大,但是加速活像是一台柴油车,这台4.0L V6发动机只迸发出11.8秒的加速成绩。虽然没出磨合期,总归来说,难言优秀。不过好在动力储备优秀,满载在国道超车还是能正常做到。
由于它的设计太古老,方向盘圈数让我想起当年学车的那个下午在小皮卡上面费劲打满两圈半。我还得讲清楚,在24款终于加入了液压助力,算是丰田破天荒想起来它了。作为一个汽车博主我更得讲清楚,新款的LC76 前轮距1580毫米,后轮距1460毫米。这意味着重度越野还需要对后轮距进行升级调整。这不难推断出,丰田为了发达市场的环保准入准备的新引擎着实有点牺牲,不过总归都是要改的。这句话不是为厂家开脱,澳洲、新西兰那边爆改成风,比北美还热衷。
它的那些缺点,在越野的时候成了优点,在泥地挂上三把锁以后可以轻松脱困,全程没有呼叫保障车的帮助。但是,忽视电子设备一味强调机械可靠也不是个好事,因为没有环视系统和底盘透视,我停车瞭望的时候被山里的蚊子送了好几个大包。虽然变成了自动挡,但是新车支持二挡起步,这个功能我更建议在低扭强大的柴油版车型使用,汽油车型还是差点意思。虽然是平行进口车,但是得益于它在海外的工具车属性,丰田工程师提前就做好了恶劣油品适应性标定,加满92号汽油就足以让它驰骋。想去野外跑的朋友,就别加乙醇汽油了,还是普通油品更耐用。
榛名总结:
我以前一直提出一个观点,一辆越野车的合格标准是安全的把你带回来,从这点来看,LC76无疑是合格的。但是,啥事都得看价格。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没有别墅区那些富豪动不动奢侈品加身不问价的豪情万丈。在平行进口和上牌落地的费用面前,说它合格没有问题,但是我并不推荐。目前国内基建非常好,大部分路况自主一线越野车就可以应付,而且配置到位,耐久性也足够。部分野外作业行业或者改装厂可以考虑,或者一些喜欢复古的老哥可以试试。LC76一如既往的靠谱,但是现在大部分人已经不需要它那么硬核的越野和穿越了。
就这辆车来说,大爷看的并不是什么靠谱,而是大爷满心怀念那个年轻时候开着初期款LC76在野外的自己。就像我在学校边上停车,并不是为了看小伙子们打球。我看到的满眼是18岁的那个自己,只可惜我们的青春就这样一去不返。所以,大爷让我穿西装的目的我也明白了,那是他的奋斗岁月。
PC28预测诺基亚还是能碎核桃,可我用上了iPhone。
再见少年,你好,明天。
我还是坐进了一辆福特烈马。